中國公安部在2013年與工信部簽訂了協議,共同推進RFID射頻識別技術的汽車電子身份在公共安全領域應用。主要應用包括車輛收費、環保車輛監管、出租車監管、不停車收費系統、擁堵治理、重點車輛監控等場合。明確了車輛電子標簽的定義:嵌有超高頻無線射頻識別芯片并存儲汽車身份數據的電子信息識別載體。標準規定汽車電子標簽的工作頻段為840MHz~845MHz,車輛電子標簽安裝位置為車前擋風玻璃內側。下面就盤點車輛電子標簽在各省市的具體應用情況。
RFID館藏清點/圖書盤點車是利用HR9216讀卡器和手持天線對圖書標簽的快速掃描、配合相應軟件完成圖書/檔案的盤點,順架,上架,查詢,統計等工作,通過對書架上粘貼有RFID電子標簽的流通資料的掃描,可以幫助排架,查找和統計特定的流通資料等,在圖書館工作人員尋找丟失資料和盤點書籍時發揮效率的系統設備。使用方便,高效,安全可靠,美觀大方。
一、各地概況
1、廈門
2005年,廈門開始推行不停車收費系統,與其他城市一樣,廈門市政府也是免費為全市車輛安裝了車輛電子標簽,截止2013年初,廈門本地牌照車輛保有量66.77萬,有58.7萬輛汽車已經安裝車輛電子標簽,安裝率高達96.6%,同時還有2.8萬輛經常在廈門經常行駛的外地車輛,總安裝車輛達到61.5萬輛。
在積累了豐富的建設、應用與管理經驗后,廈門于2011年開始啟動RFID射頻識別技術應用一期工程建設,投資1850萬在城市核心區六條主要干道和"四橋一隧"進出島通道上建設了160套射頻識別交通流量自動檢測采集設備,在一期工程實施區域內形成了以RFID射頻采集為主要手段,視頻檢測、地感線圈、GPS浮動車檢測等手段為補充的多元化交通信息采集系統。
依托射頻精確識別的優勢,目前,廈門市交警交通指揮中心平臺已實現基于城市道路的態勢分析圖表,可實時查看某條道路的"24小時道路速度趨勢"、"24小時道路流量趨勢"、"2 4小時路段擁堵次數趨勢"等現狀與上一周同一天(或同一節假日)的對比分析,可實時查看進出道車輛的對比和交通狀態等級的對比圖表,可實時查看擁堵道路排名。
相關應用(yong)案例:UR5206遠距離讀卡器應用(yong)于智能停(ting)車(che)場管(guan)理
2、重慶
2009年2月,"重慶基于RFID技術的城市智能交通管理與服務系統"獲得國家發改委批準,成為全國首批國家級信息化試點項目之一。2012年10月27日, 該項目通過中國工程院院士崔俊芝領銜的專家組驗收。
重慶國家智能交通物聯網示范工程,在2011年7月,被工信部、財政部批準為全國首個智能交通物聯網示范應用項目(工信部科[2011]353號)。工程針對城市交通管理和服務的應用需求,運用RFID技術進行動態交通信息的采集、分析、應用,實現精細化車輛管理和交通信息服務,帶動相關產業發展。項目獲得《重慶市道路交通安全條例》立法支撐,首次將無源UHF RFID技術在一個省級轄區內發行、普及和應用,是目前全球涉車綜合應用規模最大的基于RFID技術的交通物聯網、交通大數據、"交通云"實際應用范例。
項目已在城市建設規劃、交通組織控制指揮、城市公共防控、交通規費(稅)征收、高排放車管控、城市交通誘導、以及收費站、停車場及單位小區智能門禁便捷通行服務等領域、行業廣泛應用。效果良好,客戶需求旺盛。
示范工程的實施,重慶探索并建立了一套完備的相關標準規范體系,并形成了9項地方標準,取得了9個專利。至2014年初,重慶已發行車輛電子標簽約200萬張,基本已全部覆蓋了重慶市的存量機動車,同時,仍然以每天約2000張的速度為重慶市新增車輛持續發放;在重慶市建設路面采集點近150個,基本覆蓋了城市主要道路和關鍵卡口。交通動態信息數據采集量將達到日均3000萬次以上。
與其他城市只覆蓋主城區不同的是,重慶市的該系統已經覆蓋了市屬各縣區,包括大足、石柱等等。大足區采用重慶城投金卡公司提供技術、資金并負責項目施工、運行維護,政府按造價的1/3給予一次性補貼并按造價的12%支付年服務費的PPP合作模式,投資3億元,建成縣域智能交通管理系統。
另外,與其他城市最大的不同是,2012年12月,重慶投資3400萬在渝武高速段10個收費站建設了24條不停車收費車道,用該系統進行高速公路不停車收費,但在2014年ETC全國聯網的大前提下,重慶高速公路ETC也進行了改造,原有交通信息卡升級后仍可以在重慶市內高速公路使用,但重慶以外不能使用,也就是說,重慶市內的高速公路不停車收費系統兼容原有交通信息卡(920-925MHz)和全國高速公路ETC聯網(5.8GHz),但OBU標簽不能同時使用,出了重慶,還是只能用5.8GHz的OBU產品。
延伸應用方面,停車場門禁應用,已建設重慶市委智能門禁及路況誘導系統、重慶市政府智能門禁及路況誘導系統、重慶市財政局智能門禁系統、重慶市交警總隊智能門禁系統、重慶市會展中心停車場系統、重慶市兩江幸福廣場停車場系統等,將電子牌的應用拓展到門禁、停車場等應用模式。
最新的進展是,重慶面向城市交通管控的RFID交通物聯網系統研發及示范項目之平臺軟件總體架構設計與應用開發項目,目前已經結束招投標工作,中國軟件與技術服務股份有限公司中標,中標金額490萬。這可以視為,重慶市基于RFID交通物聯網系統已經基本完成硬件建設,進入到大數據分析處理,建模,應用于其他智能交通子系統,服務于其他城市管理領域的工作階段。
2、汕頭
2009年4月,汕頭召開車輛射頻電子標簽自動識別系統項目建設動員會上,全面鋪開機動車輛電子標簽安裝工作,截止2014年,全市共安裝了20條RFID年次票稽查車道,已安裝電子標簽車輛有22萬多輛,各路橋收費站電子標簽車道自2009年7月1日全面啟用以來,電子標簽車道車流日均已達6萬車次,其中連接南北市區主要通道-礐石大橋的電子標簽車道過車量已占本地車流的90%,系統工作準確率99.82%,車輛通行秩序良好,大大提高了通行效率。
3、南京
2012年9月1日,南京市政府出臺了《南京市車輛智能卡(環保標志電子卡)管理辦法》,規定2012年9月10日起,南京市免費發放車輛智能卡,并保修6年。車輛智能卡所寫入的信息包括車輛品牌、出廠時間、排量、行駛里程,以及每次年檢時采集的尾氣排放數據等信息。
截止2013年2月,南京市320工程已建成了覆蓋全市的518個雙基識別(射頻+視頻)基站,發放并安裝了超過90萬張環保電子標簽,實現覆蓋全市路網的交通流信息采集。南京交管局與同濟大學合作"RFID道路交通流檢測"項目,實現車路信息的單向通信,構建基于RFID路況信息的交通誘導發布平臺,對交通流的行程車速、交通流量等一系列參數進行分析,實現精確的路況信息的實時檢測。
2014年8月,由江蘇省南京市機動車排污監管中心牽頭,南京城市智能交通有限公司主導,清華大學、南開大學共同研發的城市機動車尾氣排放計算課題宣布取得成功。通過安裝在南京市內道路的518個智能卡基站讀取經過的車輛智能卡信息,將每輛車的尾氣排放數據傳輸到后臺大數據分析中心。這樣,全市每天以至全年所有路段的尾氣排放量都可以精確計算出來。目前這一系統除了測算車排尾氣外,還有一個重要的應用,就是通過計算全市3000多條道路的污染物排放量,分析預測全市空氣質量。
最新的進展是,南京最近剛完成一次OBU的招標,20萬張,但產品并不符合正在征求意見的《汽車電子標簽通用技術條件》標準。
相關應(ying)用(yong)案例:UR5206遠距離讀卡器應(ying)用(yong)于(yu)智(zhi)能停車(che)場(chang)管(guan)理(li)
4、蘭州
2012年12月,由蘭州市公安局啟動"車聯網"城市智能交通系統,蘭州市的機動車統一免費安裝車輛電子信息卡,該卡的功能包括記錄機動車基本信息、采集交通管理信息和公共安全防控信息,提供機動車快速通行便民服務信息等。系統將實現對車輛身份識別、超速違章通告、重點車輛的運行軌跡跟蹤以及相應的環保、收費等服務功能。
由蘭州市科技局立項、甘肅萬華實業集團有限公司承擔的"基于物聯網技術的智能交通管理系統"項目已基本建成并全面試運行。截止于2013年9月底,項目已完成85套UR5206路面固定式信息采集基站、10套UR5002桌面發卡器、10套移動基站、16套數據中心機房設備的購置工作;建成蘭州市車輛電子信息卡發卡中心1處; 成立"16580一路我幫您"客服中心;開發出"廣行天下網站"、"廣行天下"手機客戶端;開發6個軟件系統,并取得專利及軟件著作權,累計完成投資5747萬元。按按照原計劃,蘭州將建設400個信息基站。
截止2014年9月,蘭州市目前已安裝車輛電子信息卡近18萬張。
5、武漢
2011年3月23日,武漢市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頒布《武漢市貸款建設的城市道路橋梁隧道車輛通行費征收管理辦法》(武漢市人民政府第210號令)。自2011年4月1日起施行。武漢市將于2011年7月1日全面啟動ETC,即采用不停車電子計次收費方式對通過貸款建設城市道路橋梁隧道的機動車征收路橋隧通行費。三個月內,武漢完成60萬車輛的ETC標簽安裝,三個月后,車輛安裝標簽收取標簽和安裝費用。
與其他城市不同,武漢市的ETC標簽,是強制安裝,不安裝的武漢牌照車輛會被罰款。另外,武漢的ETC與全國聯網的ETC雖然同是5.8GHz頻段,但并不能通用。
RFID超高頻(UHF)抗金屬車輛管理標簽UT5867,支持ISO18000-6C(EPC CLASS1 G2)協議,標簽天線采用鍍銀天線,芯片焊接在天線上并用環氧樹脂灌封保護,結合采用具有非常好的介電常數的陶瓷材質封裝,金屬表面應用具備優良的讀取效果,同時陶瓷集采具有良好的防拆性能,標簽用優質3M膠粘貼在標的物上便不易拆除,暴力拆除,將會破壞標簽天線,損壞標簽,從而使標簽失去工作能力而達到標簽的防轉移功能。而在非金屬表面,也超越同類產品的讀取距離和使用性能。此產品適用于車輛管理、車輛識別系統、產品部件跟蹤、石油、天然氣管道巡查、固定資產管理及高壓容器的無線射頻識別管理等場合。
RFID超高(gao)頻(UHF)抗金屬陶瓷卡車輛(liang)管理(li)標簽UT5867
6、深圳
2011年世界大學生運動會舉辦期間,深圳市試點將RFID車輛電子標簽應用于大運專用車輛管理,共制發1.73萬張電子車證,配備查驗設備,安裝固定基站,累計查驗車輛55萬車次,構筑了快速查驗、精確識別的智能化車輛管理新體系。
2014年,深圳將推動車輛電子標簽證項目試點。首期在校車、的士、公交大巴等八類車上安裝,預計覆蓋15萬~20萬輛車。交警部門表示,電子車牌或成為車輛唯一"身份證",但目前還不能代替傳統車牌。
7、上海
2012年8月,上海市交通港口局在全市近5萬輛出租汽車上安裝并正式使用車輛電子標簽營運證,實現了出租車行業全覆蓋,主要作用是識別真假出租,打擊藍牌車運營。
RFID超高頻(pin)車(che)輛管(guan)理一體式機讀寫器UR5206是一款高性能的UHF超高頻(pin)電子標簽讀寫器,支持EPCglobal UHF Class 1 Gen 2 / ISO 18000-6C ISO 18000-6B協(xie)議,支持RS232、RS485、韋根(gen)等多種用戶(hu)接口,廣泛應用于停車(che)場(chang)管(guan)理、礦車(che)稱重管(guan)理、不停車(che)收(shou)費、自(zi)動分揀線(xian)識別、物(wu)流管(guan)理、門禁系統、防偽系統及生產過(guo)程控(kong)制等多種無線(xian)射頻(pin)識別(RFID)系統。
二、功能歸類
從我們統計的表格數據可以清晰的看到,國內目前已經安裝車輛電子標簽的城市,其系統的幾個特點。
時間點基本相近,時間跨度在三年內,最早的應該是汕頭和重慶,汕頭屬于三線城市,市內有幾座大橋,系統主要目的就是收費,除了部分應用車輛管理外,基本上沒有擴展延伸應用。
功能基本相近,收費、交通管理、車輛管理等。
通信頻段雖然各不相同,除武漢以外都是超高頻,頻段也基本相近。
1、環保
典型城市:南京、重慶
車輛安裝車載電子標簽后,標識設備內寫入了車輛基本信息,包括車型、車主、是否黃標車等,南京更是記錄了年檢時測定的排量數據。所以工作原理基本上就是,當安裝有電子車牌的車輛經過卡口時,都會被自動拍照抓取車輛信息,而系統則會自動篩選黃標車,違反禁行的車輛信息會被自動轉入交巡警處罰系統,產生處罰信息。
從上文我們整理的資料可以看到,將環保功能發揮到最大的是南京,以此設備和數據基礎,形成了排量監測系統。
南京所產生的示范效應,使得江蘇省內的南通、淮安等城市在2014年開始車載環保電子標簽系統的建設,切入口同樣是環保。
山東環保廳在今年10月份發布新聞稱將加強全省機動車尾氣檢測線聯網,技術路線同樣是為所有車輛免費安裝電子標簽,模式與南京類似,環保、公安交警、交通三廳局協同合作,環保廳牽頭,以環保為切入口。據了解,目前正處于方案研討階段。
2、路橋收費
典型城市:武漢、汕頭、廈門、重慶
這幾個城市的地理特點是,境內河流穿過,大橋眾多,通過車載電子標簽實現對橋隧通行費用的精確收取,是建設該系統的主要目的。
武漢有七橋一隧,年收費在10億左右;此外,汕頭有三座收費大橋;整個重慶市內大橋數量超過60座,僅主城區就有32座橋,長江大橋11座,基本上都是收費大橋;廈門市內有4座收費大橋,一個收費隧道。
3、擁堵收費、治堵
典型城市:北京
北京收取交通擁堵費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從動議到現在,已經超過5年,5年內,北京市交通管理措施從單雙號限行到限購,依然阻擋不了擁堵的加劇,采用電子標簽來實現擁堵收費,成為最后的選擇。電子標簽可自動實時車輛身份認證,精準車輛信息采集,為區域擁堵限行、區域擁堵差異化收費提供技術支撐,有效緩解交通擁堵,同時為低碳區分車分時限行、排污費差異化征收提供技術支撐。
2013年,北京提出低排放區的概念,想要避開輿論對擁堵收費的口誅筆伐;2014年10月,北京市交委發布《低排放區和排污擁堵收費支撐技術研究應用示范政府采購項目》招標公告,主要招標內容包括"低排放區和排污擁堵收費支撐技術測試項目",預算4005萬元;基于衛星定位的電子收費技術系統研發項目(二)440萬元。千方科技等中標。
這表明北京收取交通擁堵已經進入試點示范階段,全面鋪開只是時間和機會點問題。
4、重點車輛管理
典型城市:上海、深圳
上海的系統應用主要是面向出租車管理,其動機也僅只是打擊假牌、套牌出租車,將帶有車主姓名、身份證號碼、聯系電話、車牌號碼、單位、第一聯系人、聯系電話、廠牌型號、購車時間、發動機號、車架號、隸屬公司、發證時間、有效時間等管理信息的RFID電子標簽型運營證粘在出租車右后窗的三角玻璃處,執法人員使用手持識別儀當場就能把出租車的車牌號、發動機號、車輛顏色、營運證等資料讀出,以有效、快速地識別正規出租車和"克隆"出租車。
2011年的深圳世界大學生運動會前,為所有與運動會有關的通行車輛安裝臨時車輛電子標簽,主要用于場館和特殊場所的車輛通行管理。2011年11月召開的"深圳市車輛電子標簽試點應用暨后續推廣建設評審會"上,深圳計劃于2012-2013年分兩期實現車輛電子標簽示范工程項目的建設,但此后囿于國家標準將要出臺的消息,一直未能有所進展。
相關應用案(an)例:UR5206遠距離讀卡器應用于智能停車場(chang)管理
5、交通管理
典型城市:廈門、重慶
當車載電子標簽覆蓋到一定規模之后,可以利用UT9135電子標簽實現對車輛的識別、流量統計、路徑識別,從而實現對車輛位置信息的分析,得出道路交通運行情況的數據信息,服務于城市交通管理。
廈門的經驗是,當電子標簽技術作為交通流采集手段以后,憑借精確識別的優勢,不僅能夠統計路口交通流的通過量,而且能夠分析下一路口的需求量,不僅能夠檢測到交流流量,而且能夠獲取到交通的流數,不僅能夠檢測某一個斷面的流量,而且可以知道某一個路段或者某一個區域車輛,因此以射頻識別技術作為交通流采集手段將會徹底改變傳統的信號控制模式,實現其他手段所無法比擬的效果,無法實現的效果。首先是以視頻識別技術,可以采集到路口的交通量,使信號配置更趨于合理,尤其在路口,當路口流量飽和的時候,依然能夠按照需求量,合理、均衡配置。第二,射頻采集與射頻識別采集的數據不僅能夠實現量的采集,而且能夠采集到流數,為實現浮動車信號協調提供條件,廈門在兩條路上做了實驗,應用射頻識別技術對信號控制,實現浮動的信號協調。利用視頻識別技術采集的數據還可以使管理者掌握一個區域,一個路段的交通強度,基于交通強度路網,多層次的信號控制方式能夠對區域實現集中控制,達到均衡路網,提高路網整體通行效率。
其次,視頻與射頻的結合,能夠更好的對套牌車的管理,以及服務涉車治安案件的偵破。一旦電子標簽大規模鋪開,雙基監控將成為道路監控設備的主流,從而對道路交通管理產生深遠的影響。
6、交通管理大數據服務
當數據積累到一定量后,利用已有數據基礎和每天產生的數據,可以進行交通管理大數據的分析服務,服務于城市管理,這將是UT9135電子標簽系統未來發展的大趨勢。所采集、分析后的交通信息可通過戶外交通誘導屏、微博、微信、手機APP、電臺、電視、手機短信等多種發布渠道實現全方位交通信息發布及服務。綜上所述,我們認為各地方要實施汽車電子標簽系統,可考察和學習的城市主要為廈門、南京、重慶。
11月19日,由公安部歸口,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學研究所起草的《汽車電子標簽通用技術條件》《安全技術要求》《安裝規范》等6項系列國家標準,在國家標準委網站上發布征求意見稿,現面向社會征求意見。
征求意見稿中,明確了汽車電子標簽(electronic registration identification of the motor vehicle,縮寫為ERI)的定義:嵌有超高頻無線射頻識別RFID芯片并存儲汽車身份數據的電子信息識別載體。標準規定汽車電子標簽的工作頻段為840MHz~845MHz,RFID電子標簽安裝位置為車前擋風玻璃內側。靜態識別距離不少于12米,寫入距離不少于6米,工作溫度為--40℃~85℃,能在120KM時速行駛狀態下識別;車載電子標簽的基板應采用陶瓷,外殼應采用PC/PVC,天線應采用銀漿印刷在并燒結。標識尺寸,長度為86mm±0.5mm,寬度為54mm±0.5mm,厚度不超過2.5mm。要求使用壽命為10年以上,10萬次數據擦寫次數,安裝后被拆除后,不能再使用。按照標準,該車載標識芯片應包含1個芯片標識符區、1個編碼區、1個安全區、1個車輛注冊信息區及若干個用戶區。車輛注冊信息區存儲信息應包含車輛號牌號碼、號牌種類、車輛類型、使用性質、標識序列編號等信息。標準同時對產品的測試實驗給出了要求。
與智能交通其他國家標準先有"蛋"(市場和應用基礎),再有"母雞"(標準和頂層規劃)不同,汽車電子標簽是先有"母雞",再考慮生"蛋",盡管已經有幾個城市在應用類似電子標簽技術進行交通、車輛環保管理等,但都是市一級的政府決策和管理應用,相對缺少系統規劃和功能擴展,另外在涉及到信息安全的核心芯片上,大多采用國外芯片,信息泄露的危險始終存在。最重要的是,缺乏立法保證和最高管理單位首肯,汽車電子標簽始終無法作為虛擬電子車牌而具有法律地位。
目前尚不能確定標準正式出臺的時間,畢竟能與第二代身份證相媲美的全國性工程,其標準的落地、技術路線的確定,都需要時間來商定。但就目前發展情勢而言,北京交通擁堵費收取已經迫在眉睫,深圳在出租公交等八類車安裝應用電子標簽也已經通過市府審批,另外還有一批對汽車電子標簽很感興趣的地方城市,都在翹首國家能夠盡早落實該標準,同時確定實施步驟,因此,汽車電子標簽標準的正式發布不會讓我們等很久,很可能在2015年第三季度,據傳,相關部門正在測試OBU標簽。
有人說,汽車電子標簽的應用發展主要阻礙是核心芯片的國產化方面及底層系統的安全增強方面,都需要國家相關部門大力扶持。而標準的主要技術方向就是要求核心芯片的國產化,目前,公安部和工信部對車載電子標簽產業的發展都非常重視,并進行了非常大力度的投入,這個行業尤其是國內企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這個市場很可能是一觸即發,井噴式的爆發。
在2015年到來之前,ITS114整理和分析了國內幾個城市城市已運行的類似系統情況,數據基本上來自公開報道,以及一些在我們雜志上曾經刊發過的廈門、南京等城市交通管理單位署名文章,以及中興智聯、華工軟件、本能科技等一些企業在公開過的項目信息。
希望這些資料能為各地方的交通管理者和關注這個市場的潛在進入者們,提供一些參考,共同促進汽車電子標簽技術在交通管理工作的深入應用,推動我國智能交通管理應用水平再上一個新的臺階。
請繼續瀏(liu)覽(lan)相(xiang)關產品(pin)與解決方(fang)案,或下(xia)載: RFID讀寫器和應用方案PDF電子版彩頁